近幾年,在日本社群媒體上「地味ハロウィン」受到熱烈歡迎,每到10月31日你就可以看到許多有趣、令人會心一笑的特殊萬聖節裝扮。
這個「地味ハロウィン」是什麼呢?
這篇文章就要來解答這個疑問,並且帶你認識日本人怎麼過萬聖節,讓你更了解日本文化,並且加強日文學習深度。
日文學習
1 「地味ハロウィン」」是什麼?
「地味ハロウィン」用一句話來說,是能夠充分展現日本人幽默感的「大人的萬聖節」。
每次萬聖節的時候在推特上搜尋「地味ハロウィン」的標籤,你就可以看到很多讓人啼笑皆非的萬聖節裝扮,這些參加第味萬聖節比賽的參賽者一臉正經的搞笑。
以前大家認為萬聖節是屬於小孩子的嘉年華,小孩子會在這天裝扮成仙子、吸血鬼、殭屍、幽靈、超級英雄、狼人…等等,然後挨家挨戶地敲門要糖果,大人在這一天的功用不過就是人形糖果供給器。
不過,近年在日本過萬聖節,成年人發揮幽默跟創意想出了地味萬聖節,讓網友踴躍參加。
日文學習筆記
地味じみ
樸實無華的、不起眼的。
例句
黒は地味な色だ。
黑色是樸素的顏色。
「地味じみ」的意思是不起眼的,「地味ハロウィン」就是不起眼的萬聖節的意思。
疑?
普遍來說萬聖節裝扮不是要越誇張越好嗎?要求不起眼是什麼意思呢?
不用懷疑,日本人就是想要反其道而行!
在萬聖節的時候裝扮成各種不起眼的、很日常的裝扮,像是「不想好好戴口罩,把口罩推到鼻子上面的中年男人」、「剛逛完藥妝店,滿手試色的人」、「買了健身環不到一星期就放棄健身的人」、「為了逃避內用禁令而坐在公園邊喝酒的上班族們」… 等等,過於詳細的設定補充,真是充滿了濃濃的日式幽默感。
舉了這些例子以後你是不是能比較了解「地味じみ」是指什麼了呢?
地味ハロウィン的參加者裝扮從外觀上來說,有很誇張的(像是扮成一蘭拉麵的座位隔間),也有毫不起眼的,但他們的共通點就是「非常貼近日常生活」,全部都是日本人在生活中會碰到的人事物。
有些裝扮看起來就是日常生活的打扮,但是加上了獨有的日式幽默補充設定以後,你就能很快了解到裝扮者的用意了。
日文學習筆記
「地味じみ」跟「渋いしぶい」有什麼不同?
地味 → 樸素的、無聊的。
渋い → 內斂的、冷酷的。
以男性的打扮來形容的話,穿著polo衫+球褲的人是「地味」,而穿著合身襯衫+西裝褲的人是「渋い」。
前者就是常見的路人裝扮,後者類似於雅痞的裝扮,低調中帶著品味,看起來不好親近。
2 日本人的萬聖節大餐有哪些?
台灣人過端節吃粽子、過中秋吃月餅、過元宵吃湯圓,日本人也有節日固定的美食,就讓筆者來一一介紹給大家認識。
日本人的萬聖節吃什麼?
リンゴ
蘋果
萬聖節起源是「ポーモーナ祭」,這是一個慶祝聲譽與豐收的祭典,而蘋果被視為豐收的象徵,在每年萬聖節的時候成為家家戶戶必備的菜餚之一。
在國外流行,在萬聖夜的時候舉辦「咬蘋果」遊戲,遊戲進行時將蘋果放入盛滿水的水盆或水缸裡,玩家要用牙齒將浮在水面的蘋果咬出才算勝利。
日本人的萬聖節吃什麼?
ハロウィンキャンディ
萬聖節糖果
不論是硬糖、軟糖、棒棒糖、太妃糖…只要足夠甜,能夠討小孩子歡欣就通通都能算入萬聖節糖果的行列中。
對於萬聖節糖果的習俗最有名的就是「不給糖就搗蛋」了,在萬聖夜,小孩子會打扮成妖魔鬼怪的裝扮去敲鄰居家的門要糖果。
日本人的萬聖節吃什麼?
カボチャ
南瓜
萬聖節的傳統是用南瓜雕刻的燈籠來裝飾家裡,那麼挖出來的南瓜果肉要做什麼用途呢?
當然是做成聖誕夜大餐端上餐桌啦,南瓜派、南瓜湯、南瓜汁、南瓜燉肉等等都是萬聖節的常見料理。
以上就是今天的文章內容,希望大家看得愉快!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