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一門新語言的時候,諺語往往最能表現出一個民族的文化,學習日文也是如此。
從今天要介紹的6句日語諺語中,你可以看見古代日本的生活型態與社會默契,就連用來罵人的諺語也能說得趣味橫生~
覺得有趣的過程也可以增進你日文學習的知識!
當日本人對你說「水母の行列」,其實在指責你!介紹6個用來罵人的日文諺語,聽到了可得注意!
日文學習-有趣的日語諺語
水母の行列 くらげのぎょうれつ
▶️ 不好好地排隊
水母?用水母來罵人是什麼意思呢?如果你一時間無法理解的話,用水母的特徵來思考就知道了。大家仔細想一想水母是怎麼樣的呢?是不是沒有腦子也沒有眼睛?每天都輕飄飄地在大海中隨海流漂流?
抓到關鍵字了嗎?
日本人用這句話來形容排隊不好好排,完全沒有秩序的人,就像是沒有腦袋也沒有眼睛的水母只能隨波逐流,是不是非常形象呢?罵人不帶髒字也是一門高深的學問啊。
而日文中也有它的反義詞,那就是「鯒の行列(こちのぎょうれつ)」形容像是日本紅鯒一樣整齊規矩地排隊的樣子。
日文學習-有趣的日語諺語
海賊が山賊の罪をあげる かいぞくがさんぞくのつみをあげる
▶️ 鱉笑龜無尾、五十步笑百步
用白話來翻譯這一句話就是「海賊提山賊的罪」,也就是問罪於對方的意思。帶入這個語境是很好理解這句話的意思的,海賊跟山賊同樣都是賊,本來是沒有高下之分的,因為他們同樣都是下九流的壞人,不過海賊跟山賊居然開始數落對方的錯處,這豈不是令人笑掉大牙嗎?難道海賊會比山賊高尚到哪裡去?差別只是一個在海上做燒殺擄掠另一個在山上燒殺擄掠而已,所做的事情都是一樣的,差別在於地點。
所以呢,「海賊が山賊の罪をあげる」這句話其實就是台灣俗語中「鱉笑龜無尾」的意思,指兩個實際上沒什麼差異的人卻在挑對方的毛病,這不是毫無自知之明就是自己的斤兩毫無認知,是極為可笑的行為。
日文學習-有趣的日語諺語
閻魔の情/色事 えんまのいろごと
▶️ 不相配、配不上
「情/色事」!?是不是很多人看到這兩個字就開始想入非非了呢?其實在日文中,情/色事只的是男女之間的戀愛關係,並不像我們所想的那樣是跟色情相關的不正當關係喔。
那麼我們要怎麼理解這句諺語呢?就從閻魔的形象開始了解吧。日本的閻魔也就是我們也熟悉的「閻羅王」的意思,在普遍的印象中閻羅王應該是不近人情、威嚴、恐怖的形象,因此,大家也就很難想像閻羅王談戀愛會是怎麼一幅光景了。
「閻魔の情/色事」就是指閻羅王+戀愛這樣完全不搭嘎、簡直迥異到不行的情形,如果用來形容某個人戀愛的情形,那麼也可以理解為對方在嘲諷你「癩蝦蟆想吃天鵝肉」。不過「閻魔の情/色事」也可以應用在平常的事物上面,用來形容你感到很不可思議的搭配、完全不相配的狀況。
日文學習-有趣的日語諺語
芋の煮えたも御存じない いものにえたもごぞんじない
▶️ 沒常識、不知世事的人
在古代日本平民是吃不起白米飯的,白米在古日本是比較珍貴的食物,品質好的白米通常是武士、領主的供品。大多數的時候,平民百姓的食物多半會搭配野菜、芋頭、蘑菇、番薯等等可以在山林中採集的山珍。而且在日文中的「芋」不單只芋頭,而是泛指地下根莖類植物,所以包括芋頭、地瓜、馬鈴薯、花生、菱角…都可以包含喔。
以台灣的情況來比喻,就像是以前台灣貧窮的時候好多人都吃不起白米,所以果腹的主食會用高澱粉容易有飽足感的地瓜來代替一樣,在日本芋頭等根莖類就是平民的主食之一。
因為如此,家家戶戶肯定日日都要煮芋頭等根莖類來吃,連芋頭有沒有煮熟都不知道的人就只有那些命比較好、沒有做過粗事,或是家境好所以不需要吃芋頭的人了,就像古代的「百姓無粟米充飢,何不食肉糜?」正因為沒有常識所以才會說出這種不知民間疾苦的話啊。
現代的日本經濟繁榮、食物豐富,大家當然早已不再用芋頭等根莖類充飢,所以這句俗語演變到今的意思已經變成在形容一個人可能因為家境良好,所以完全沒有普通人的常識、有指責別人不懂情勢、很白目的意思。
日文學習-有趣的日語諺語
結構は阿呆の內 けっこうはあほうのうち
▶️ 什麼都說好的呆子
日文中「結構けっこう」主要有「好了、Ok、沒問題」的意思。
「結構」在原則上是指「滿足、很好」的意思,以此衍生出「已經足夠多/好,所以不需要了」的意思,因此也會用來說「沒問題、足夠了」。
所以這句話的白話翻譯就是「只會說好好好的傻瓜」,用來形容沒有自己主見,總是別人說什麼就做什麼、隨波逐流的人就像沒有腦袋的傻瓜一樣。
套用在現代環境,就是事事都配合別人、不管什麼刁難都可以接受的人,可能自認為這樣是合群的表現,但其實在別人眼中說不定會被說成是完全沒有個性跟骨氣的人呢。
日文學習-有趣的日語諺語
猿が仏を笑う さるがほとけをわらう
▶️ 猴子笑佛
佛的大智慧豈是沒有腦子的猿猴所可以理解的呢?因此猴子嘲笑佛祖就像是自尋其辱,因為過於愚笨所以反而沒有辦法意識到自己的愚笨,轉而去辱罵嘲笑真正有知識與智慧的人,這樣的人就像是猴子去嘲諷神佛一般可悲。
如果情境換成現代的話,許多網友的留言並沒有經過深思熟慮就針對一件自己不了解的事情品頭論足、批評專家學者基於專業所提出的意見,這樣的情形也可以套用到批評「恐龍法官」的法盲、不願意遵守疫情衛生措施的民眾…如果人無法意識到自己的不足,也不願意虛心聆聽別人的意見,那麼就很容易會產生「猿が仏を笑う」的狀況,我們要時時警惕自己啊。
以上就是今天的日文學習文章,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想知道更多學日語的技巧嗎?推薦看這部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