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文學習: 關於日本,原來我們知道的那麼少

 

 

日本,一個我們既熟悉又有點疏遠的國家,

它在我們歷史課本出現,我們的阿祖或許還會說一口流利的日語,

它在我們閒聊時被談起,我們又聽說誰誰誰請長假去日本旅遊了,

它在我們生活中影響著,我們看日本動漫、吃日式料理、說日語詞彙。

似乎談起日本,每個台灣人都有說不完的經驗,

但是提到真正的日本,每個台灣人又都面有難色,覺得日本是一個神祕的國家,有它獨特的文化,

其實,對於日本的眾生百態以及社會文化等,

我們所知悉的大多只是一個表面的現象,對於更加深入分析的部分所知甚少,

 

今天我們來分享一下關於日本的資訊,希望對大家日文學習有幫助。

 

 

 

 

 

日文學習: 關於日本,原來我們知道的那麼少

 

 

 

日文學習: 關於日本,原來我們知道的那麼少

一、先來說點日本人對台灣的觀點

 

說到對日本的親近感,我們總不免高呼兩聲:「台日友好」,

從1999年台灣的921大地震,到2011年日本的311大地震,

台日兩個國家很神奇地經由「大災難」而牽繫起一份真摯的感情,

同樣身為東亞地震帶上地震頻發的兩國,經由互相「雪中送炭」而建立起的情誼

台灣人因為感念日本在921慷慨的協助,投桃報李也大力援助311捐款與賑災,

這份真情震撼了日本社會,從此以後日本對於台灣的好感度就持續上升,關注熱也大幅增長,

因此,近年來不論是來台旅遊,或是正夯的「珍奶熱潮」,都在在顯示台灣在日本社會受歡迎的增長程度。

 

 

1.日本近年正夯的「台灣熱」

 

說起日本正在流行「台灣熱」,肯定很多人會覺得筆者在瞎掰對吧?

其實,因為上述的背景因素,台灣這個IP在日本的能見度快速上漲,

從日本女高中生社交帳號人手一杯的珍奶照,到新聞報導日本街頭珍奶店外長達2小時的排隊人龍,

從這些現象級的例證來看,似乎「台灣熱」並不是空穴來風,

而因為台日兩國民間相互友好的氛圍,我們和日本不管是震災或旅遊方面都是有來有往、互助合作的,

因此,台灣人不需要太妄自菲薄,

而要在謙虛的前提下繼續努力,做好我們分內的事情,為自己的國家加分。

 

 

 

 

2.台灣的馬路對日本人來說「好可怕」

 

去過日本的人很難不為日本交通的守秩序而驚訝,尤其是交通意外頻傳、「三寶」盛行的台灣,

第一次看見會禮讓行人的車子、

第一次過馬路不用左看右看確定無來車(即便是綠燈)、

第一次發現公車也能平穩的開、司機溫和有禮、

第一次發現每一個人都停下來等紅燈、

第一次發現人行道真的只是人行道,而不是小攤販、機車停車格、有盆栽電線桿或雜物擋路…

這些是許多台灣人到日本旅遊之後的印象,

可想而知,與我們體驗完全相反的日本人對台灣的交通會有什麼感想了吧…

 

曾經有日本人針對台灣的交通發表了這樣的評論,

明明台灣人都非常熱情有理,怎麼手握方向盤就好像變了一個人?

推特上面還有日本鄉民使用「烏龍派出所」中平時溫和,但手握方向盤就變成暴走族的本田來形容台灣人。

 

 

 

 

 

 

日文學習: 關於日本,原來我們知道的那麼少

二、日本人為什麼喜歡吃生冷食品?

 

201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將「和食」登錄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和食」最為人知的特色之一,就是「生食」,

從著名的生魚片到冷便當,日本人已經很習慣吃冷的東西,這一點跟喜歡吃熱騰騰食物的台灣人很不一樣!

就讓我們來探究一下這些文化差異吧!

 

1.生魚片

 

關於日本吃生食的記載,可以追溯到三國時期成書的《魏志倭人傳》,其中紀錄了古代日本人的風俗,

其中有一句:「倭地溫暖冬夏食生菜」,這裡的「生菜」不是今天我們常吃的沙拉,而是指生食的意思。

 

從其他外國人紀錄日本風俗的書中也可以常見到對於生食的描述,可見得生食是日本長久以來的傳統。

 

關於生食的料理方法,除了切片生吃之外,還有一種叫做「」的處理方式,

就是使用醋、醬油或酒醃漬生魚、生肉,這些料理直到今天我們也可以在日式料理餐廳見到。

 

而生食結合日本的米飯文化,造就了著名的壽司

正因為米飯搭配生食是如此協調,味淡、容易塑形的米飯能夠輕易襯托生魚片的鮮美,

所以生魚壽司一直是代表日本的美食之一,並受到世界廣泛的喜愛。

 

 

 

2.冷便當、熱便當,對於台灣的便當,日本人想說

 

可能是因為我們習慣熱騰騰的飯菜的緣故,台灣人一直覺得日本人愛吃冷便當非常新奇,

但是對日本人來說,不論是從家裡帶去學校的便當,或是電車上的便當,吃冷便當已經是非常習慣的事情了。

 

其實並不是日本人都很喜歡吃冷飯菜,冷便當之所以流行的原因有兩個,

一、是因為日本的學校並不像台灣的一樣,蒸飯器與微波爐並不是全部都具備。

二、基於日本根深蒂固的「不給別人添麻煩」的文化,熱便當的味道比較重,容易給人造成影響,冷便當就沒有這個問題。

 

也因為一開始就設計成要放冷的緣故,所以日式便當的配菜跟台灣常見的炸類也不同,

因為是以冷掉也會好吃為前提配置的,便當中也大多沒有主菜,而是很多配菜,跟台灣的店當文化差異很大呢。

 

 

 

 

 

 

日文學習: 關於日本,原來我們知道的那麼少

三、日本的「社畜」精神是如何養成的?

 

社畜(日語:社畜/しゃちく Shachiku)是日本企業底層上班族的自嘲用語,

詞語源於「會社」與「家畜」,意思為「公司的牲畜」,最早出現在1990年代的日本,隨後在東亞世界逐漸流行。

 

從這個無奈地自嘲詞,我們可以稍微窺見日本職場上畸形的高壓環境,

從高強度、高壓力的工作環境,到工作時間長、休息時間短、加班多、休假少的就職環境,

日本的上班族頂著強大的工作壓力,每天辛勤賣力甚至賣命的功過,以至於創造了「過勞死」這個先前聞所未聞的死亡原因,

到底日本「社畜」是怎麼形成的?讓我們看下去。

 

 

其實關於社畜的源頭,可以追溯自日本的傳統文化內涵「武士道精神」,其中「奉公減私」的傳統美德,

用我們比較孰悉的話形容,就是要有「克己奉公」的大愛精神。

 

長久以來,儒家文化傾向於強調社會整體而非個人

受儒家文化影響的日本,因此把「大家」與保持「一致性」視為準則,如果每個人都是如此,那麼日本人是不會追求獨立性或是突出性的,

當社會將「社畜」精神視為潛規則,甚至在某些媒體報導口中成為「日本人的美德」時,

這樣的風氣就很難改變,只好無能為力的自嘲幾句了。

 

 

 

 

日文學習: 關於日本,原來我們知道的那麼少

四、日本社會的核心價值觀「不給他人添麻煩」的文化

 

延續上面的話題中提到,日本文化中推崇「奉公減私」的精神,將群體精神奉若圭臬,置於個體之前

正因為「社會比個人重要」,所以從小,日本家庭就教導孩子要學習「不給別人添麻煩」的精神,

到了學校,更是有許多校規來規範孩子的行為,讓大家都養成尊造這個潛規則的習慣。

 

可以說,「不給他人添麻煩」有好有壞,好的一面是大家經常看見且受人稱頌的,日本人的守秩序、有禮貌、溫和、團結、守時;

而壞的一面,則可以從「社畜」精神、壓抑個人價值、不敢打破規矩、過於保守、不夠包容等看出來。

 

現在日本的年輕人也有許多聲音開始反思,開始思考這種一味追求和諧的社會到底好不好,

想必未來日本的社會也能迎來更多元開放的一天吧。

 

 

1.炎上

 

近期很常在日本新聞或社交媒體中聽見「炎上」這個詞,

他的意思原本只火勢猛烈燃燒,後來則用於網路,指網路上某一些話題意外引起網友批判、嘲諷,最後演變成為輿論事件。

 

這個相當具有日式風味的詞,與日本故來重視整體社會的和諧性不無相關,

因為日本人很害怕自己周遭的氛圍變得不安,氛圍變了的話,就意味著給別人添麻煩了,這時候道歉肯定沒有錯。

 

基於這樣的顧慮,發生「炎上」事件的時候,自然就是給社會添了麻煩,

但是究竟是給誰添了麻煩並不重要,當社會氛圍發生變化的時候,自然就是給所有人,整個社會添麻煩,

自然而然的,就有義務要給整個社會大眾道歉。因為在日本「驚擾社會」是大罪,是絕對不可以的。

 

 

 

 

 

2.你知道日本人最討厭被人這樣責罵嗎?

 

相信正在學日文,或是對於學日語有興趣的人來說,日語中罵人詞彙並不發達這件事情,早已經不是秘密了,

台灣人最熟悉的日語罵人詞彙莫過於「馬鹿ばか」或是「馬鹿野郎ばかやろう」吧!

一個的意思是笨蛋、蠢貨,另一個是愚蠢的野小子、渾蛋傢伙。

這兩個單字對於日本人來說已經是相當嚴厲的說法,但對於動不動就罵到祖宗十八代的台灣人來說,卻只是還好而已。

 

其實,對於日本這種罵人詞與非常不發達的國家,有一種說法可以正中紅心,讓日本人生氣得不得了,

那就是罵他「不懂得讀空氣」空気読めない。

 

什麼叫做「讀空氣」呢?

日文裡的空氣,意思是「氣氛」,所謂不懂得讀空氣,就意味著很不會察言觀色、很不會做人,

對於相當重視「團體氣氛」的日本人來講,這是一句非常嚴重的指控呢。

 

 

 

 

 

 

 

 

 

以上和大家分享了日文學習的相關背景知識,希望能對大家學日語有幫助。

 

 

跟著時代國際輕鬆開口說英日韓語!

\   量身規劃你要的課程,回饋最優惠的價格,給你最優質的老師   /